2009年12月16日 星期三

把家事外包,好嗎?

年關將近,你知道如何找個好幫手整理家務?

康健雜誌74期

文/張靜慧 攝影/呂恩賜

下班回到家,一進門就看到凌亂的客廳,房間也好不到那兒去,廚房、浴室還堆著待洗的碗盤、衣服,更糟的是,一家人已經飢腸轆轆,等著晚餐上桌……

這樣的場景可能每天困擾著無數個家庭。新興的家事服務業看準雙薪家庭面臨的家事煩惱,推出打掃、洗衣、烹飪等服務,讓上班族不再被瑣碎的家務纏身。

彭婉如文教基金會4年前開始推動「居家照顧及家事服務互助系統」,一年約有2億3千萬的經濟規模,目前全台透過基金會申請居家照顧及家事服務的家庭有3100多戶,比去年成長了35%。

妙管家家事服務集團總經理張耿榕也看好家事服務業的前景,她估計全國每年產值可達422億,尤其是都會區,雙薪家庭多,收入較高,觀念上也比較能接受花錢請人打理家事,她推估台北市就有30萬戶的需求量。

目前家事服務的範圍包括打掃、洗衣、收納、準備晚餐,也有業者提供接送孩童、代為購物的服務。
業者的服務內容、收費方式不同,平均每小時收費約250~350元不等。

精挑細選家管員

讓一個陌生人來家裡打掃,安全嗎?

桃媽媽家事照顧公司行銷企劃蘇瑞蘭表示,他們為客戶把的第一道關,就是要求應徵家事管理員(以下簡稱「家管員」)的人先去警察局辦良民證,證明沒有犯罪紀錄,才進一步面談、受訓、安排工作。

張耿榕也指出,「家管員的人品最重要」,她在面談家管員時,一定詳問家庭背景、應徵動機,了解她們的優缺點、態度、能力,「最好能套出祖宗八代,」她笑說。

家事看似容易,做來卻十分繁雜。儘管家管員多半對做家事很有經驗,但業者還是會給她們職前訓練、實習及考核,內容包括家事技巧、食物營養及衛生、烹飪技巧及職業道德等。

「不只用勞力做家事,還要用腦力,」張耿榕常提醒家管員這句話,家事並不難,但重要的是學會技巧,有效率、安全地做完事。

家管員多半是本國籍女性,外勞雖然工資低,但不合法,而且容易有語言溝通不良的問題,現在已經很少業者雇用。

印象中的家管員,大概不外媽媽型的中年婦女,不過張耿榕觀察,家服業收入穩定(約兩萬五上下)、工作時間有彈性,也開始吸引30歲上下的女性投入這一行,成為專業管家。

蘇瑞蘭說,其實也有男性想當家管員,但客戶對女性比較有安全感,所以家管員幾乎清一色全是女性。

別把家管員當佣人

除了要求家管員的人品和能力,客戶自己的心態,也是彼此合作關係能否長久、愉快的因素。

「真的很希望客戶不要把家管員當成下人般使喚。」蘇瑞蘭呼籲。

彭婉如文教基金會執行秘書林玉萍說,多數人都能和家管員相處愉快,甚至像朋友一樣,但也有少數人的態度令人不敢領教。

張耿榕舉例,有少數客戶要求家管員跪在地上擦地板,或者明明是長年累積的髒亂,卻要家管員一次打掃乾淨,「好像我們拿著仙女棒,一點就亮,」如果發現客戶明顯地持續刁難、挑剔家管員,他們寧願放棄這個客戶,「家管員也有自尊,誰願意不受尊重?」

張耿榕認為,雙方應該是平等、互助的關係,而不是資方高高在上,勞方處處委屈。「將心比心,彼此體諒、友善、信任,雙方處得好其實不難,」林玉萍建議。

「分擔」家事,不是「包辦」家事

以前家服業最大宗的客戶是政府官員,後來是商界人士,現在很多都會區的雙薪家庭也願意花錢請人,換取下班後的輕鬆,不用再為分攤家務和家人起爭執,或因為忙家事而犧牲親子相處的時間。

最新趨勢是,單身的上班族也請家管員。蘇瑞蘭說,雖然單身漢的家事少,但不少人承認自己「又忙又懶」,寧願花錢請人打掃,下了班能回到一個窗明几淨的窩,有一頓現成的飯菜。

蘇瑞蘭發現,請了家管員後,家庭的生活習慣呈兩極化發展:有些家庭覺得既然已經花錢請人,自己什麼家事都不用做了,所以家人愈來愈懶,家愈來愈亂;有些家庭則向家管員學到許多家事技巧,生活習慣也改善很多,在家管員來之前還會先整理一下,不好意思把什麼事都留給家管員。

張耿榕提醒,家管員的角色是「分擔」家事,而不是「包辦」家事。有些家庭累積了一星期的衣服、碗盤,抱著「值回票價」的心態,要家管員幾小時內清洗完畢,實在強人所難。

「希望家務管理是一個互助的工作,」張耿榕說,讓家管員得到穩定的工作、合理的報酬,也造福客戶的家庭。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